登录
鼙是一个汉字,读音为pí,指古代军中所用的鼙鼓,也指鼓声。鼙鼓是古代军队中一种相对较小的鼓,通常用于战斗前的准备和战斗中的指挥。
例如,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中,有“渔阳鼙鼓动地来,惊破霓裳羽衣曲”的诗句。这里的鼙鼓指的是安禄山手下的一支部队所携带的鼙鼓,它们的鼙鼓声震撼了整个京城,打破了唐玄宗的宫廷乐章。
此外,在《孔雀东南飞》中也有“阿母得闻之,槌床便大怒曰:‘小子无所畏,何敢助妇语。吾已失恩,会不相从命。北禽吾头,南走吾足。弃我雄狐裘,不暖我布裤。着我虎皮靴,被箭射胡革。催女夜惊惶,当户不觉知。汝何薄情人,一去就三年。’”的描写,其中“小子”是指儿子,“北禽吾头”中的“北禽”即为“鼙”字。
总的来说,“鼙”字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形容战争和军队,具有强烈的战争氛围和历史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