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逋”字的意思是“逃亡”或“拖欠”。在汉语中,“逋”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物逃脱了应有的责任或义务,或者未能按时偿还债务。
例如,在诗句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中,“逋”字被用来描述战乱时期家书的珍贵。家书无法送达,就意味着人们无法及时得知家人是否平安,这就像是欠下了一笔无法偿还的债。
“逋”字也用于描述政府或组织的失职行为。例如,“国家之败,由于官之衰弛”,其中“逋”字被用来描述官员们未能履行他们的职责。
总的来说,“逋”字在汉语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,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事物间的关系和冲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