辀,读作zhōu,其本义为古代车厢后部的两根长棍。
在《诗经》中有一句例子:“薄污我私,薄浣我衣。害浣害否,归宁父母。”这里描述了女子出嫁后,每逢浣濯衣物时,便对父母进行问候。
此外,辀也指古代载重车辆后部的两根长棍。在《左传》中有一句例子:“晋人使荀首来求蔡侯,蔡侯曰:‘寡人不得已而事晋。今晋侯命我矣,辞晋不成就此。寡人有弟,焉敢不顺。’乃使蔡龟总理辀车。”这里描述了蔡侯派遣他的弟弟驾车前往晋国。
在当代汉语中,“辀”字比较少见,主要用于历史研究和古文翻译等领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