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觫”是一个汉字,意思是因恐惧而发抖的样子。
例如,在《孟子》中有一句著名的话:“今之世,舍瑟而作,其谁予欺?民其谓尔何?」即“瑟”就是“恐惧”的意思,后因以“瑟”形容因恐惧而发抖的样子。
在中国历史上,许多战争都和“觫”有关。比如,在著名的长平之战中,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长平,赵王无法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,只能眼看着自己的士兵在战场上瑟瑟发抖,最终赵国战败。
在现代社会,“觫”虽然已经不再常见,但是它仍然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汉字,代表着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