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蓑”是汉字,读音suō。本义是草衣。古代指蓑衣,用草编织的雨衣。
例句:
1. 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。妇姑荷箪食,童稚携壶浆。相随饷田去,丁壮在南冈。足蒸暑土气,背灼炎天光。白头乱旧鬓,丹鞶袭新裳。力尽不知热,但惜夏日长。(白居易《观刈麦》) 2. 江上被花恼不彻,无处告诉只颠狂。飞来白鸟横相见,时作遥州整翠冠。吏禄三百石,岁晏有余粮。故人早归来,握手笑相看。(张籍《杂曲歌辞·望归引》)
“蓑”是一个多音字:
1. 读sū时,义同“蓑”。《广韵》苏故切,上古属幽部。 2. 读suō时,义为草披,是“蓑衣”的意思。又渡的异体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