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荩,读作jìn,其本义指草本植物决明,即决明草,又指黄菅,一种染绿,在古书中多有出现。 例如,《广韵》记载:“荩,染草。”也就是说,荩是一种可以用来染物的草。荩有黄菅、黄草、左旋草、左蘞、左茎、左筋、黄缕等别称。 《周礼·考工记·鲍人》记载:“鲍,谓之鰌。”郑玄注:“鰌,荩也。”也就是说,鰌就是指荩。 《周礼·考工记·梓人》记载:“茹草绳。”郑玄注:“茹,取也。取菅茅之属以为索。”也就是说,菅绳是指用菅草制作的绳子。 《说文解字》中记载:“菅,菅萧也。”也就是说,菅是一种蒿类植物。 《左传·闵公元年》中记载:“百草竞生,然后乃佩其戃。”杜预注:“戃,荩。”孔颖达《正义》中则认为:“言草木之生,有华、茎、叶、实,各竞所生之时,然后人佩其茎也。” 《国语·晋语》中记载:“鞭蠃萉以为席,是葵蔽房。”韦昭注:“蠃,螺蠃;萉,菭;葵,荩。”也就是说,席子是用螺蠃、菭等制成的,而蔽房则是用荩草来遮蔽的。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中记载:“夏四月,臧武仲自齐使,午与公同车如晋。晋人弗纳。”杜预注:“齐人以绿竹染色以赠孟孙 ,名绿竹。”也就是说,绿竹是一种竹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