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绤”是一个汉字,读音为“xì”,意思是用麻织的粗的夏衣。
例句:
1. 《左传·哀公七年》:“子大叔曰:‘绤之衰也,下民甚矣。’” 2. 《汉书·叙传》:“温恭居穷,冬扇绤。” 3. 《宋史·列传第二百二十二》:“人食粃穈,我享大稌;人蒙厦屋,我得土木:斯盖济乏之绤,拯溺之筏。”
在古代,绤衣是庶人穿的劳作时穿的衣服,这也能体现其在古代社会的地位。而现在,这个词更多地作为一种文学符号出现,用于文学创作中,例如近代著名作家鲁迅的作品《狂人日记》中就曾出现“繐帐”、“绤”等词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