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“纩”怎么读,纩的拼音,是什么意思

读音是: [kuàng] ,笔画数为6,部首为:,以下为该字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纩(kuàng)释义是:新丝。

例句:一丝一丝的丝绵,是用蚕丝制成的。古人用丝绵织成丝棉,用作絮填物。由于丝绵太柔软,古人又改用丝绵线编织成绵绸,用作絮填物。商代的丝织业有了很大的发展,丝织技术也相当成熟。商代的手工业,采矿、冶炼、铸造、陶、骨、漆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。

古人对各种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称谓,例如:在竹子管里填充棉花制成的被古人称为“管”,后来演变成“菅”。这种东西既可做织物,也可做线,甚至用作丧曲,如《礼记·檀义》:“妇人不夜井,凡夜行者,有宿宿井曲者,必识之,所以辨亡羊者也。有宿宿菅曲者,必识之,所以便丧羊也。” 意思是说:“妇人不在半夜挑井水,大凡夜间走路的,在有井的地方夜宿的,必须认识他,因为这些人可能是在丢弃丢失的羊。在有菅草的地方夜宿的,也必须认识他,因为这些人可能是丢失了羊的人。” 由此看来,“菅”后来确实成了“管”的代称。

© 2012-2024 汉语字典 zidian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