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禊”字有“禊日”、“禊事”的意思,也常以“禊帖”称王羲之书法。 唐高宗上元二年,王羲之第七代后裔义聪奉敕将书圣居所保全下来的《兰亭序》真迹,及其它十三件晋人法书摹勒上石,一齐送到裹河南的潭州市(今湖南省长沙市),置于名胜风景区岳麓山寺后的碑亭中,人称“麓山寺碑”或“大唐三绝之碑”。 这是书家、书法家真迹刻石的唯一孤例,且保存完好,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
位。王羲之的书法,不仅被唐太宗李世民推崇备至,也受到唐高宗李治的敬仰,且对其《快雪时晴帖》、《频有哀祸帖》、《乐毅论》、《曹娥碑》等摹本的处理和保护,充分体现出大唐皇帝对这位书法巨匠的无比崇敬与爱戴。唐太宗死,王羲之的传世真迹便很少出现在宫廷了。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杰作唐摹本《兰亭序》,被唐太宗作为珍宝带进陵墓陪葬,结果幸运地保存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