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牧”的本义指放养牲畜,如《逸周书·大聚》“春三月耕牛马,皆欲其逸……夏三月牧牛马”,引申指掌管、统治,《诗经·大雅·召令》“牧尔惟理”,《汉书·刑法志》“古者诸侯国三君为牧,是故诸侯世嫡有国而为牧”,又引申指掌管、统治的人,如《尚书·周官》“牧以教民”,再引申指掌管、统治的人或事,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“古之人与民偕乐,故能乐且利,今之与民偕乐,乐也,皆取利,姑无害也”,还引申指放牧的场所,如《汉书·武帝纪》“秋,初畜五牲”。现在,“牧”也用作人名。 例句:北山牧人,射鹿饮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