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熏”是一个会意字,其甲骨文字形像一堆木柴燃烧后发出的烟,表示物体被烟熏黑之义。在古代,“熏”也可用来表示“火烟”,如《汉书·货殖传》中记载:“熏黑之疾,皆得所愿。”
在现代汉语中,“熏”主要用来形容物体被烟、气等覆盖,也有用香料熏烤或长时间地熏制之义,如“熏肉”、“熏制”。此外,“熏”还有熏陶、熏染之义,表示长期接触某种人或事物,受到其影响,如“家庭熏陶”、“校园熏陶”。
例如,陶渊明在《归园田居》中写道:“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。狗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颠。户庭无尘杂,虚室有余闲。久在樊笼里,复得返自然。”其中,“墟里烟”即为烟雾笼罩的乡村景象,“熏”字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祥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