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“湟”怎么读,湟的拼音,是什么意思

读音是: [huáng] ,笔画数为12,部首为:,以下为该字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湟,读作湟(huang),本意指周武王的叔父,后来引申意指“湟水”。 湟水,是西宁古时候的名称。人们就把西宁成为“湟”,因为湟水是西宁的母亲河。 在《诗经》中有一首诗《载驰》就提到过“薄送我行。弗敢不敬,不敢不静,不敢不勤,夙夜基命宥密。”意思是说:殷勤地送我一起来到这个地方。我怎敢不恭敬,怎敢不安静,怎敢不勤快。早晚服役服役劳苦又繁重。 《诗经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11世纪至前6世纪)的诗歌,共305篇。《诗经》中的诗当初都是能演唱的歌词。 《诗经》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所作。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,一写就乱,所以古人就选用丝线写在竹简上。因竹简笨重,不便书写,后来就演变成用毛笔写在绢帛或纸上。 秦朝时,在绢帛上书字叫“书虫”,在竹简上书字叫“竹虫”。因为书写材料都是昂贵的丝织品,普通民众不敢多写字,写好字,到了东汉时纸就普遍得来了。但富贵人家还是喜欢写在绢帛上。

© 2012-2024 汉语字典 zidian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