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“棨”怎么读,棨的拼音,是什么意思

读音是: [qĭ] ,笔画数为12,部首为:,以下为该字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“棨”是一个汉字,意思是“棨戟”,是古代的一种长柄木牌,用作仪仗,用作通行证的标志。

例如,在《滕王阁序》中,作者王勃就曾写道:“闾阎扑地,钟鸣鼎食之家;舸舰迷津,青雀黄龙之舳。云销雨霁,彩彻区明。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渔舟唱晚,响穷彭蠡之滨,雁阵惊寒,声断衡阳之浦。遥襟甫畅,逸兴遄飞。爽籁发而清风生,纤歌凝而白云遏。睢园绿竹,气凌彭泽之樽;邺水朱华,光照临川之笔。四美具,二难并。穷睇眄于中天,极娱游于暇日。天高地迥,觉宇宙之无穷;兴尽悲来,识盈虚之有数。望长安于日下,目吴会于云间。地势极而南溟深,天柱高而北辰远。关山难越,谁悲失路之人;萍水相逢,尽是他乡之客。怀帝阍而不见,奉宣室以何年?”。其中就多次提到“棨”字,如“舸舰迷津,青雀黄龙之舳。云销雨霁,彩彻区明。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渔舟唱晚,响穷彭蠡之滨,雁阵惊寒,声断衡阳之浦。遥襟甫畅,逸兴遄飞。爽籁发而清风生,纤歌凝而白云遏。”这两句中的“青雀黄龙之舳”和“遥襟甫畅”中的“棨戟”就是“棨”字的意思。

此外,“棨”字也可以用作动词,例如:“把荆棘者已刺股,以求其金矢;又数岁,谙于军旅之事,棨盾之事,便与子弟期言其指。”这里就是将“棨盾”作为动词来用,意为“试炼”,表现了主人公的进取精神。

总的来说,“棨”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,是表达仪仗、标志、试炼等多种含义的汉字之一。

© 2012-2024 汉语字典 zidian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