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柩”字的意思是指盛放尸体的箱子,也指棺木。在古代,“柩”是停放灵柩或成棺的代称。
例如,在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中有一句“殡于旅舍,苫盖不彻。”意思是说,尸体停放在旅店中,覆盖着草席子,直到下葬。这里的“柩”就是指尸体。
又如《左传·哀公十六年》中有一句“甲戌,同盟,郑伯以璧马纳孤婴于王。”意思是说,在同盟的那一天,郑庄公把璧和马送给了周王。这里的“柩”就是指棺木。
总的来说,“柩”字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表示停放灵柩或成棺的代称,现在则更多地用来指代棺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