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帻”是一种古代男子戴的头巾,形状像帽子,通常用于包裹头发。其特点是顶部呈平顶状,两侧有耳,通常用丝、麻等材料制成。
例如,在《登徒子好色赋》中,就有一位女子被称为“东家之子,增之一分则太长,减之一分则太短,着粉则太白,施朱则太赤。眉如翠羽,肌如白雪。腰如束素,齿如含贝。嫣然一笑,惑阳城,迷下蔡。”其中,“增之一分则太长,减之一分则太短”中的“帻”就是用来形容这位女子的发型。
又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曹操曾经说过:“夫英雄者,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者也。”这里的“帻”则用来形容曹操的胸怀大志。
总之,“帻”字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形容男子的发型和头饰,有时也用来形容男子的胸怀大志和气度不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