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仞(rèn) 1. 古代八尺或七尺为一仞:“扫地焚香,虔诚致礼,不啻~膜之诚,犹胜行之首。” 2. 古代以八尺或七尺曰寻,倍寻曰仞:“比及数仞,不知其处。” 3. 量词。计算深广的单位:一仞见方。 4. 古又同“认”(古代的一种礼仪:行礼时,进献祭品于神祖牌位之前,先要上香,再献酒,然后献祭品。凡献,先举左手,后举右手,从左膝下右手上于胸前,再放下,合右手于左膝下左手,再起立)。 5. 古又同“韧”(柔韧)。 6. 古又同“臱”(害羞)。 7. 古又同“臱”(臱怯)。 8. 古又同“臱”(臱然)。 9. 古又同“臱”(臱然)。 10. 古又同“矲”(屋瓦之间的缝)。 11. 古又同“偭”(背弃)。 12. 古又同“偭”(违犯)。 13. 古又通“僃”。 14. 古又通“壬”。 例句:臣以罪废,安能见君于地下乎?试使愚人举一隅,不以三隅反,则加诸膝,固弗容也;今君以诈临我,吾直死吾君而杀之耳。 相传孔子见陵碑曰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。”这是什么道理呢?《中庸》说: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”此所谓“景行行止”,乃以仙、龙比喻孔子,言孔子之德如仙如龙,故景仰之者,虽不能至其德之所在,亦心向往之。